老茶難喝?那是你沒泡對!看這里,教你如何泡出老茶的獨特韻味!
都說做茶的人,沒有幾個胃好的!
喝茶的人卻天天盯著新茶喝,
殊不知,“喝老茶,存新茶。”
才是養生真理。
回望做茶七八年,甚至十年左右的茶人,
他們大都是這樣一種狀態:能喝老茶就不喝新茶,能喝熟茶就不喝生茶。
不僅是因為溫潤不刺激,還因為能在老茶中找到前所未有的愉悅感,存儲后的口感驚喜,飲用后的身體舒適......
總之,愛上喝老茶和中期茶,終究會成為新茶友過渡為一個老茶油子的必經之路。
但是很多人卻根本體會不到,優質老茶或中期茶的魅力所在,這是為什么呢?
因為沒泡好!
品質優越是一款好茶基礎,正確的沖泡技巧是可以說給予口感濃墨重彩的一筆,這是對自己心愛的老茶的尊重,也是對喝茶人的一種敬重,更是展現一款老茶雅人深致,錦心繡口的魅力。
初冬突降,身體和腸胃都抵不住寒冬的肆虐,急需老茶續命。泡茶也是一件很講究的事情,不僅是簡單的投茶沖水,也不僅僅是反復的出湯品茗。
一、老茶的沖泡
水溫:高溫醒茶,高溫沖泡。
對于老茶來說,紫砂壺沖泡是比較好的選擇,老茶配好壺,才能相得益彰。沖泡前先沸水醒壺,這和蓋碗的溫杯是同樣的作用,沸水將紫砂壺里外澆透。
投茶入壺,壺比較大的,投茶8克,如果壺小,應適當減少投茶量,如一二人飲,小壺投茶四五克即可。
醒壺和醒茶這道工序非常重要,如果投茶前已經高溫淋壺醒壺了,第一道洗茶時沸水先入公杯,再入紫砂壺,稍稍降低水溫,如果沒有高溫醒壺,第一道洗茶時直接以沸水入壺,醒壺也醒茶。
沖泡老茶,首要是高溫,水溫一定要高,老茶經過十幾年沉淀,已經進入一種平穩轉化狀態,高溫才能把其中隱藏的內質激發出來。
故而沖泡時,為了保證水溫,沸水入壺時,低沖,迅速澆入,除了入水,壺蓋不要打開,保持壺內溫度,同時收斂住茶氣。
每一泡入水之后,沸水淋壺一遍,可保持高溫,另外,在注水時,稍稍讓水溢出壺口,讓茶湯浸潤壺身,有較好的養壺功效。
紫砂壺沖泡老茶的好處,茶氣和茶香更加聚攏,能夠保持香氣高亢濃郁,高溫下快速出湯,能在激發滋味的同時減輕苦澀味。
根據茶的特性適當調整沖泡方式,好茶也很需要好的沖泡手法,才能更好的展現茶的特點,品到其中真味。
老茶非常難得,其中的內涵和特質,只有時間才能賦予,不因人為而改變,其中蘊含的歲月的味道,才是老茶的珍貴之處。
品老茶,一定要有耐心,切勿因為第一口不好喝,就全盤否定一款茶,無限風光在險峰,好滋味往往藏在下一泡。
還有一種是可以煮著喝,特別是有年份的老茶,煮出來絕對滿屋子焦糖香四溢,入口醇香糯滑,到達胃里整個人就都暖和了。
對于壓制較緊的老茶,醒茶時一定要醒透,醒徹底,建議醒茶兩次,每次不低于15秒。這樣到第一泡正式出湯時,滋味就能瞬間驚艷到你
二、中期茶生茶/熟茶的沖泡
水溫:中期茶的水溫要求沒有老茶那么高。
可以用蓋碗或者紫砂壺來沖泡,但這里切記:都需要揭蓋沖泡,以防被悶壞。
如果說你想要品嘗下它的香氣,那么可以用蓋碗試一下轉化得如何。
茶的精華,掩藏在歲月所賦予的歲月之味,人生宛若一杯茶并不是隨口說說,新茶往往鋒利似少年,老茶卻安然沉靜如中年,褪去繁雜的外衣,剩下無盡的圓潤包容。萬千變化隱藏在溫潤的茶湯背后,沒有沉靜的心,如何泡的出這凡而不凡的滋味?